To mark the 75th anniversary of the bombing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on 6th and 9th August 2020, Imperial War Museum have commissioned a new work “I Saw the World End” from leading artist Es Devlin work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Machiko Weston.
紀念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75週年,位在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委託知名英國藝術家Es Devlin與日本藝術家Machiko Weston,今天推出新的數位藝術作品「我看到世界末日I Saw The World End」,以不同的視角回顧終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發人深省。
這個近10分鐘的數位作品,原訂8月6日上午上午8 點10分以及8月9日上午11點,原子彈爆炸的同一時間,在倫敦市中心皮卡底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寬45公尺的大型螢幕上及帝國戰爭博物館的網站上同步播放。
因8月5日發生貝魯特重大爆炸意外,帝國戰爭博物館決定取消在皮卡底里圓環螢幕播放的計劃。


1945年8月廣島與長崎原爆終結了人類現代史上死傷最慘重的二戰,逾10萬人死亡,永久改變世界歷史。

「我看到世界末日」主要在探討這場戰爭的本質與結果,Es Devlin與Machiko Weston在新冠肺炎封城期間大量閱讀英文與日文史料,呈現英日不同觀點,影片裡二人以英文和日文朗讀對原爆事件的解讀,並搭配音樂與視覺效果,引人入勝。
帝國戰爭博物館公共參與及學習部助理總監Susie Thornberry 指出,帝國戰爭博物館紀念二戰結束75週年,不僅探討戰爭如何結束,同時了解新的世界如何誕生,75年前原子武器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使用在戰爭。
她說,「我看到世界末日」影片讓人強烈感受到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以及對文化及社會持續的影響」。

Es Devlin和Machiko Weston二位女藝術家,分享同一個工作室超過12年,經常為戲劇及歌劇的虛構啟示錄連手合作,這是首度攜手為廣島及長崎原爆事件影響,從各自的文化背景進行探索。
「我看到世界末日」一半的英文文字是參考HG Wells所寫有關原子彈起源的英文小說,以及Leo Szilard翻譯的小說等,另一半則是日文,再翻譯成英文。
螢幕分為上下兩半,代表原子彈爆炸後的分裂,小說與事實的分裂,種族的分裂,人類與地球的分裂等寓意。

????「我看到世界末日」數位藝術創作影片,請看這裡:https://bit.ly/2XChYgK
????延伸閱讀:https://bit.ly/32eREfx 世界遺產舊皇家海軍學院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