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an inspiring art master.
今年92歲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被譽為是世界上仍在世最成功的女藝術家,她的藝術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視幻覺問題始終如影隨形,但她以過人的毅力將精神疾病的痛苦轉換為創作的養分,不僅自我療癒,也成就令世人讚佩的藝術作品。
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重創許多人生活,心理健康問題時有所聞的此時,草間彌生的故事格外勵志與值得學習。
多年前我和先生到東京旅遊,礙於時間有限,未能造訪草間彌生博物館,有些遺憾。今年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將原訂2020年慶祝成立20週年的草間彌生特展,延到今年5月中旬推出,親自到現場仔細看展,使我得以更深入認識這位聞名全球的傳奇藝術家。
1929年草間彌生在日本中部山區的松本市Matsumoto出生,是家中排行老么,上有2個哥哥和1個姐姐,父親經營植物種子生意,是個保守的家庭。
草間彌生10歲時開始作畫,當她表達希望成為藝術家的願望,並未獲得家人的支持,母親尤其反對,期望她成為傳統的家庭主婦,在家相夫教子。
每當母親撕毀她的素描畫作,草間彌生就畫更多,當母親斷絕她採購作畫用品的財源,草間彌生就用家裡找的到的材料作畫。不論家人如何阻撓,都改變不了草間彌生走向藝術創作的決心。
二次大戰爆發後,草間彌生和家鄉其它在學的學生一樣,被召集到降落傘工廠工作,儘管如此,她仍努力找時間和資源繼續作畫。
草間彌生19歲開始參加團體展覽,二戰結束後她說服父母讓她到京都研讀日本的傳統畫法,但很快就覺得老師教授的傳統方式不適合她。1950年代草間彌生開始舉辦個展,她的才華與創作力開始被注意。
1960年代草間彌生在紐約為她的藝術夢奮鬥,過程並不順利,在男性為主的藝術圈,女性身份對她不利,加上美國境內的反日情緒,發展更為艱難。
在一些作品裡,草間彌生將自己定位是進不了主流的「圈外人」,回到日本定居後,前衛的創作方式又無法獲得同胞的認同,精神疾病如影隨形。
1977年開始,草間彌生自願入住精神療養院,她的工作室就在附近,藝術創作使她暫時得以忘卻精神疾病的焦熬,她的作品中大量重覆出現的圓點與無止盡光點,事實上就是她的親身經歷。
這次泰特現代美術館重現 2012 年草間彌生特別為她的大型回顧展所創作的「無限鏡屋─充滿精彩的人生Infinity Mirrored Room-Filled with the Brilliance of Life」,這個沈浸式的藝術作品裡,有用鏡子做成的牆壁,還有一個淺層的水池,無止盡地增加一群微小的懸掛式燈光,營造無限的空間感。
走進「無限鏡屋」裡,淺水池上方有反光的走道,在鏡子及水中會看到小型的燈光點不斷地重複出現,鏡屋裡的顏色也不斷轉換,燈光的變化彷彿是心跳或是滴答作響的時鐘,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草間彌生決定讓參觀者在「無限鏡屋」裡待2分鐘,體會她的視幻覺,當週遭的圓點吞沒了你,讓你無法判斷那裡是房間的盡頭,那裡是開端。
在「無限鏡屋」裡,我們也成了藝術的一部份。這真是很奇妙的一種感覺。
另一個展示作品「悲傷的水晶燈Chandelier of Grief」,參觀者在看似無限的旋轉水晶燈宇宙裡,草間彌生取這個名稱,原因是我們在看這件作品時,同時感受到美麗與哀傷,這其實也是她個人的經歷。
藝術創作帶給草間彌生擺脫病魔糾纏的出口,她不向逆境低頭的人生,和她的作品同樣精彩。
「無限鏡屋」到10月24日的門票已售完,館方建議有意購票參觀的民眾,可以提供電子信箱,一旦釋出新的門票(預計9月份),可以立即接到通知,請按此連結登記:https://bit.ly/2RiMuMQ
延伸閱讀:https://bit.ly/3dDPrxx 英國史上最富創意的藝術大師William Blake 前衛創意歷久彌新 影響力全球所向披靡
延伸閱讀:https://bit.ly/3cQ46Yv 2021 強檔特展:英國著名畫家David Hockney疫情下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