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ssionist masterpieces from the Danish affluent couple Wilhelm and Henny Hansen’s collection are displayed at 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 First time ever in the UK. A must-see exhibiton!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曾多次舉辦印象派畫展,但今年的特展相當特別,60 幅丹麥富豪漢森夫婦(Wilhelm and Henny Hansen)精選珍藏,包含莫內、畢沙羅、雷諾瓦、高更等印象派大師傑作,其中不少畫作都是首次在英國公開展出,是難得一見的藝術饗宴。
1868年出生的威廉漢森,19世紀末靠著創辦數家保險公司累積龐大財富,他與亨妮於1891年結婚後,開始收藏丹麥畫家的作品,之後威廉漢森出差巴黎時發現印象派畫作,他們決定轉向收藏法國畫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選擇不介入戰爭的中立立場,穩定的政經情勢對丹麥富人相當有利,一戰前因美國與俄羅斯買家競相搶購,印象派畫作的價格不斷創新高,隨著戰爭爆發,藝術市場買氣滑落,價格走跌,漢森夫婦把握機會,在藝評家及收藏家Théodore Duret協助下收購印象派作品。




1916年9月漢森夫婦在巴黎買下第一幅印象派畫作,計劃建立與眾不同的收藏,此時他們也在首都哥本哈根北方的Ordrup置產,聘請建築師Gotfred Tvede設計他們的鄉間豪宅,取名Ordrupgaard,宅內有專門展示漢森夫婦收藏畫作的畫廊,1918年落成後,每週一天開放參觀。
一戰將結束時威廉漢森注意到畫作的價格又開始上漲,他成立一個由丹麥農民銀行資助的財團,成員有收藏家和藝廊,聯合買下當時巴黎推動印象派畫重要畫廊Galerie Durand-Ruel等出售的印象派作品,充實收藏。
皇家藝術學院以四大主題呈現這些珍貴的畫作:走出戶外作畫、收藏法國大師作品、印象派女性畫家,以及高更與後印象派主義。必須補充的是,漢森夫婦著手收藏時,不僅買進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同時包括印象派的先驅和追隨者,使整體收藏更為完整,更有脈絡。


和大家分享其中我很喜愛也很值得一看的作品:
1860年代包括莫內( Monet)在內的畫家,跟隨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的腳步,前往巴黎東南方的楓丹白露森林,在戶外取景作畫,1865年莫內畫的作品The Chailly Road through the Forest of Fontainebleau,呈現貫穿森林的道路,空曠森林與和煦陽光,令人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好。

莫內的另一幅「灰濛濛的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 Overcast」,讓住在倫敦多年的我心生共鳴,這是1903年莫內在下榻的高級飯店The Savoy所看到景象,他曾三度造訪倫敦,特別喜歡籠罩在大霧裡隨著光線變化的倫敦,畫中泰晤士河的波光,橋樑與景物的矇矓美,令人神往。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是印象派中最年長的畫家,1884年他舉家遷往巴黎近郊的Eragny,直到1903年過世前,經常以住家附近景物為題材。
他本人鍾愛冬天,認為這個季節的色彩最具吸引力,漢森夫婦收購了數幅畢沙羅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愛他1894年所畫的Eragny的雪景,結合了粉紅、橘色、紫色和些許的藍色,畫中的雪景給人寧靜詳和與寒冬裡少有的溫暖。

印象派中少數的女畫家Berthe Morisot曾積極參與印象派展覽的籌備工作,她擅長女性肖像畫,呈現其它男性印象派畫家極少捕捉到的影像,1885年所畫的「草地上的年輕女孩Young Girl on the Grass」,17歲的模特兒Isabelle Lambert穿著合身紅色上衣,在綠草如茵的公園,模樣清新自然,1886年此畫也參加印象派畫展。
另一幅1874年創作的「持扇的女子Woman with a Fan」,畫中女子從容仰躺,透明白袖與面部光影處理,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塞尚(Paul Cézanne)曾於1870年代與畢沙羅一起到戶外取景作畫,但之後專注在形狀與結構,沐浴者成為他從不同角度探索形狀的主題,1895年所畫的這幅「沐浴的女子Women Bathing」,色彩豐富飽滿,塞尚從羅浮宮的畫作、照片,以及觀賞米開朗基羅等前輩大師的作品,創構畫中女子的樣貌,渾然天成。

在漢森夫婦的收藏中,高更(Paul Gauguin)的作品占了8幅,是他們收藏數量最多的畫家。
高更擔任股票交易員時經常以家人為主角作畫,1881所畫的「睡夢中的小可愛」,是他的女兒Aline,高更為了追求藝術家生涯,拋棄丹麥籍的妻子Mette及五名子女,遠走大溪地,帶著孩子返回家鄉的Mette將這幅畫賣給漢森夫婦。

1896年高更為富有的律師鄰居的女兒畫的肖像畫「年輕女孩的畫像」,色彩層次分明,主角衣著與背景反差對比強烈,九歲的小女孩五官細緻分明,有超齡的成熟。



另外一幅很特別的作品,是馬內Édouard Manet 於1882年所畫的“籃內的梨子”,Édouard Manet 晚年轉向專注畫水果靜物,擺設的餐具平實不浮誇,這幅畫作是他生前最後一個夏季所畫,深愛威廉漢斯喜愛。
在家中宴客時,威廉漢斯喜歡向賓客展示這幅畫作,常常以“冰淇淋後的加碼甜點”為介紹詞,讓賓客備感驚喜。

1922年丹麥農民銀行倒閉,威廉漢森被迫拋售部份畫作償債,債務還清後又很快採取行動買回昔日的收藏,1925年Ordrupgaard重新對外開放,直到1930年初停止購買新的畫作。
1936年威廉漢森過世後,他的遺孀亨妮繼續住在Ordrupgaard,1951年辭世,遺囑裡她決定身後將豪宅及全部的收藏捐贈給丹麥政府,1953年成為國家博物館。2005年英國已故知名建築師Zaha Hadid受邀設計新的展覽館,廣受好評。
2012年館方挑選丹麥建築師Snohetta設計地下展示空間,連結Zaha Hadid設計的展館與漢斯夫婦原有的豪宅,計劃永久性空間展示法國畫作收藏。
名為「天堂花園Heavenly Garden」的展間興建計劃仍在進行,名畫也因此得以藉此機會在英國展出。



「Ordrupaard 收藏的高更與印象派畫家傑作Gauguin and the Impressionists Masterpieces from the Ordrupgaard Collection」特展,將一直進行到2020年10月18日,必須事先購票,週一及週二不開放。
皇家藝術學院地址:Royal Academy of Arts, Burlington House, Piccadilly, Mayfair, London W1J 0BD
延伸閱讀:https://bit.ly/3aW74qP 比利時謎樣藝術家Léon Spilliaert 英國首次特展




